新聞動態
NEWS AND TRENDS
|
教育部等八部門出臺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4月14日,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《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》,該計劃旨在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的要求,著力推動教師教育振興發展,努力造就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(含幼兒園、特殊教育)教師隊伍,為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。 該計劃指出,要到2035年,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,構建開放、協同、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,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,形成招生、培養、就業、發展一體化的教師人才造就模式,教師數量和質量基本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求,教師隊伍區域分布、學段分布、學歷水平、學緣結構、年齡結構趨于合理,教師思想政治素質、師德修養、教育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設顯著加強,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,尊師重教蔚然成風。 該共提出了15條具體舉措,其中在第8條要求,要深化精準培訓改革。聚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、要求和教育教學方法變革,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教師校長培訓為重點,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輻射帶動作用,實施五年一周期的“國培計劃”,示范引領各地教師全員培訓開展。發揮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建設的示范作用,通過建立標準、項目拉動、轉型改制等舉措,推動各地構建完善省域內教師發展機構體系,建強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及培訓者、教研員隊伍。優化培訓內容、打造高水平課程資源,建立完善自主選學機制和精準幫扶機制,創新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模式,提升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科學素養。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、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認為,目前,我國已建成全世界體量最大的基礎教育教師隊伍,教師數量、規模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,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,但在質量、結構、配置、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,亟須頂層設計和專門政策予以應對,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,實施基礎教育“強師計劃”勢在必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