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動態
NEWS AND TRENDS
|
教育部發布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近日,教育部印發了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,新課程、課標將于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。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變化?新課標對教學將產生怎樣的影響?一起來看看。 語數外的學段課時量要求基本沒變 記者注意到,根據總的課程方案,義務教育階段共有12門國家課程,地方、校本課程各1門,總共14門課程。 按照總課時比例設置,小學1-2年級總課時為910,3-6年級為1050,7-8年級為1190,9年級為1122,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共有9522個課時。 在課時比例設置中,與以往的相比,語數外的學段課時量要求基本沒變。語文的總課時數達到20%-22%,超過1/5;數學為13%-15%;外語為6%-8%。 此外,體育與健康的課時比例為10%-11%,科學的課時比例為8-10%,藝術的課時比例為9%-11%。道德與法治的課時比例與外語一致,都是6%-8%。 也就是說,從國家課程的課時比例來看,語文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,數學緊跟其后,體育、科學幾乎并駕齊驅,外語位居第六。 課程方案中同時明確,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起始年級為三年級,有條件的地區和學?梢栽谝恢炼昙夐_設,以聽說為主,初中階段開設外語,可在英語、日語、俄語等語種中任選一種。 科學學段延長 美育權重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,新版課程方案中加入了信息科技,在三至八年級獨立開設。同時,科學的學段延長,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,科學將在一至九年級開設(初中階段分科開設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),地位有所加強。 新版方案美育權重加大。新方案改革了藝術課程設置,一至七年級以音樂、美術為主線,融入舞蹈、戲劇、影視等內容,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。其中,一至二年級包括唱游·音樂、造型·美術;三至七年級以音樂、美術為主,融入舞蹈、戲。ê瑧蚯、影視(含數字媒體藝術)相關內容;八至九年級包括音樂、美術、舞蹈、戲。ê瑧蚯、影視(含數字媒體藝術)等,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。 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還提出了加強學段銜接。在幼小銜接方面,基于對學生在健康、語言、社會、科學、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,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,注重活動化、游戲化、生活化的學習設計。關注從小學到初中學生在認知、情感、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,把握課程深度、廣度的變化,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。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,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。 課程組織方式、學習方法將會發生很多變化 新課標對教學有什么影響?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中學語文教研員鄭文以語文為例表示,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學科的課程來說,是一個根本的遵循。在新課標頒布之后,整個初中語文課程會產生很多新的變化。 鄭文說,新版課標是素養本位的,和以往的教學大綱、課程標準相比,新課標聚焦于學生語文學習的核心素養,它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必備品格和必須具有的一種能力,它指向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性的發展。按照新課標的要求,它是文化自信、語言運用、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一種綜合。通過新課程標準,使核心素養落地,使得初中語文的培養目標有了清晰的描述。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育人功能。整個初中語文課程有三種文化,傳統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既有傳承又有發展。通過語文課程中這三種文化的統籌安排,使得語文課程的立德樹人的目標、育人的功能,得到了極大的擴充。 新課標最重要的變化是課程組織形態的變化。新課標分三個層面設置了六個學習任務群,貫穿了九年語文學習的始終,第一個層面是基礎性學習任務群,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;第二個層面是發展型學習任務群,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、思辨性閱讀與表達;第三個層面是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。學習任務群,它是一種課程的實施手段,和以往相比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,更加靈活!斑@是新版課標最大的亮點,就是我們語文學習的課程組織方式、學習方法,將會發生很多的變化,是和以前截然不同的! 此外,新課標特別重視評價,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,評價貫穿了語文學習的始終,體現了教學評一體化的一種趨勢,尤其對于命題的要求,和以前的課標相比非常的細化,對語文學科的測試、命題,也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。 |